張子元,男,太阳集团1088vip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13級。曾獲腦洞探險大賽第三名,萬峰合一晚會策劃獎等。大一開始從事電商領域;大二開始跨校做項目;大三聯合創辦廣東青年人才俱樂部;大四跨領域進入文化金融領域,推動資産證券化。廣州吉星文化傳播有限公CEO。

他說:
從2013年涉及電商和服裝批發行業,到2015年聯合創辦廣東青年人才俱樂部,到現在創辦自己的文化金融公司,體驗過創業者無錢度日,隻能每天啃方便面的艱苦歲月,也相對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創業經驗。
不甘貧窮,立志創業
出身農民家庭,家庭收入以賣菜為主。很長一段時間,都有賣菜佬的稱謂,從菜市場出來的孩子本身就具備“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的品質,進大學并不是說為了積累多豐厚的知識,用叔叔的話來說:讀哪個大學,不決定你的未來,讀大學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根據自己的規劃有意識的形成自己的人脈圈并加以經營。所以一進大學就一直有目的的尋找跟自己一樣,“不安分”的人,大一的時候有個自己開服裝店的師姐,就拉自己說去賣衣服,聯系客戶,打包,發件,實體上手後,又接觸了淘寶類,也由此了解了互聯網,知道SEO,PS等等互聯網工具,也積累了一批這類型做得好的人才。
努力創新,艱苦創業
累積了原始資本之後,慢慢的就自己想規模化運作。剛好珠海的朋友們聚會,去學校看了一番,發現确實有市場,蛋糕店比較缺乏,學生需求也比較多,就想着自己也開一家,前期雖然确實有盈利,創造出一些學生也喜歡的品種,但由于内部股東架構出了問題,也導緻這一段經曆就這麼過去了,也因此,後期篩選合夥人的時候都會格外留意,不那麼天真。
人才為本
在大二寒假的時候,之前累積的校園團隊突然聊起說想壟斷新生市場,經過一兩個月的策劃後,開始付諸行動,16人的團隊,開拓了近100個學校,并且在每個學校都拉起一隻執行團隊,那時候浩浩蕩蕩的,後面落地執行後才發現有些事确實沒那麼簡單,雖然大家都賺了一筆,但确實辛苦。整條鍊條過長,種類過于繁多,導緻難以控制,貨源質量開始出現問題,隻能慢慢的削減,到最後整個團隊累得夠嗆。不過也因為這事,累積了在高校的一批優秀執行團隊。為之後做廣東青年人才俱樂部鋪墊。
經過大一大二兩年的積累後,在高校積累了一批團隊,對外也打通了一些企業,比如“九鼎晨星”呀,比如“十八兄弟會”呀,等等;那時候剛好遇到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就聯合發起了廣東青年人才俱樂部,想通過項目篩選出高校優秀的人才,所以那時候對接了一些企業項目,并給到大學生團隊進行實操,比如那時候将紳士島交由金融聯盟進行運營,并且舉辦了駿骨會,為企業輸送優秀人才,根據技能舉辦專場的招聘會,比如新媒體的招聘會,從3000名投遞者中篩選出50位進行一對多的面試,匹配度達60%以上。通過廣東青年人才俱樂部,确确實實聚集了一批優秀的學生。
轉戰金融,項目最重要的一點莫過于“造血”,為了維持俱樂部的發展,接觸新的闆塊:金融。恰逢股市、房市不景氣,所以國家大力支持文化産業,由此衍生出的文化金融闆塊,将“互聯網+金融+文化+産品”完美結合起來,從自己作為團隊一份子在玩,到與其他莊家聯合上票,再到現在自己來上票,感覺金融最大的感觸就是快,跟時代接軌。以前是“交學費”在學習别人的運作模式,到現在自己定遊戲規則,自己上票,覺得創新最為重要。
“隻能說自己運氣太好,在生命中需要的時候有那麼一些人出現了,成為自己的跳闆,讓原本處于校園的自己可以提前進入社會。也很感謝學校的導師們,鼓勵我外出創業,包容績點低的我。”
師長點評:該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各類創業實踐活動,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具備創業者的那股沖勁。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而是積極尋找解決方法,有一股楔子般的精神。同時,該生生活積極樂觀,樂于幫助同學,工作一絲不苟,善于溝通,能夠協調團隊,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也能形成自己的核心圈,是一位優秀的高校創業者。
學生處 曾慶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