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材院機關與實驗中心聯合黨支部開展集體理論學習和“黨史大家講”活動

發布時間:2022-06-07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2022531日下午,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直屬機關與實驗中心聯合黨支部在番禺校區化材樓2033會議室召開支部會議,開展集體理論學習和支部品牌活動。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11人參會,會議由支部書記李逸凡主持。

會議開始,李逸凡介紹了2022年度支部建設的總體思路、工作舉措及工作計劃。支部将從行政業務能力提升、學院貴重實驗儀器平台及先進科研事迹介紹分享、外出支部共建志願服務活動三個方面來創建主題内涵與業務緊密結合的、能夠持續有效開展的黨建品牌項目。

随後,支部宣傳委員鄒靈君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上關于疫情防控的講話、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講話、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及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共4篇重要講話精神。



在之後開展的“黨史大家講”活動中,李逸凡為支部成員帶來了一場《用鏡頭記錄曆史——新聞攝影中的黨員精神》的專題黨課。他以著名黨員戰地記者鄒健東拍攝的新聞照片為例,分析了《我送親人過大江》《百萬雄師過大江》《占領總統府》等珍貴曆史照片的拍攝技巧和背後的黨史故事,強調“不管是革命戰争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将鏡頭對準為黨和國家事業奮鬥的人民群衆,做好‘把關人’”,是共産黨員的使命和責任。李逸凡還針對學校各大媒體上的新聞圖片,講解了新聞攝影的技巧以及常見誤區,希望大家多多練習,鍛煉新聞宣傳思維,珍惜每一次拍攝的機會,争取為學院提供更多的優質宣傳素材。



支部副書記肖夢與支部成員分享了《姚駿恩院士與國産電鏡研發史》。介紹了國産電鏡的主要開拓者姚駿恩院士在戰亂中曲折求學并最終投身國産電鏡事業實現自主研發掃描電鏡的坎坷故事,分析了當前我國電子顯微鏡行業的發展簡況。她介紹說,我院作為理工科學院,在基礎科研及學科發展過程中,應以科學家精神為引領,肩負起曆史責任,開拓創新,砥砺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更大貢獻。



參會同志紛紛表示此次會議内容豐富,不僅促進了自身思想覺悟的提升,還對學院貴重儀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專業的新聞攝影有了全面了解,有助于自身業務能力的成長。黨員曾希表示,原來一向以為新聞攝影很簡單,但聽了李書記的講解,明白了攝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要講究采光、視角、線條等要素。而要練就一手娴熟的攝影技術并不容易,要經過反複的練習,形成新聞思維和新聞視角。組織委員朱光遠表示,這次會議學習了姚駿恩院士從事電鏡研發工作的經曆,了解到目前我國在高精尖大型儀器發展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未來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進來,開拓創新,我們行政教輔人員要為學院的科研工作者做好服務,助力他們突破難關。黨員許佳怡認為,為了我國科研事業的長遠發展,研發高性能的國産設備以擺脫對國外産品的依賴非常重要,我們要向姚院士這樣的行業領頭人學習,努力創新,克服困難,為國産設備的研制添磚加瓦。入黨積極分子張銘真表示,此次會議讓自己明白了宣傳工作作為黨的“第一項重大工作”的重要性,新聞攝影告訴我們要講求真實、客觀,在日常和同事、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我們也要發揚新聞攝影精神,盡量做到客觀真實,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提高溝通效率。她表示,将在工作中珍惜拍照機會,努力提高新聞素養,為學院發展抓拍更多的珍貴瞬間。

此次會議作為“黨史大家講”、“鴻雁計劃”之行政業務能力提升分享、“化材重器”之貴重儀器及科研事迹分享三個系列活動的延續,以黨史學習為精神引領,提升了支部成員的黨性修養、專業認識和業務能力,将作為常規活動持續開展。“鴻雁計劃”是以分享會的形式,由支部行政管理人員結合其具體擅長的業務領域進行涉及相關黨史故事的主題分享;“化材重器”則是由支部實驗技術人員按類别輪流介紹學院貴重儀器設備和與之相關的先進科研事迹、優秀黨員故事,旨在強化支部成員對科研工作和科研儀器的深入認識。